为增强学生应急救护意识,提升自救互救能力,近日,师范学院邀请泸州市红十字会专业讲师团队,到校开展了“红十字应急救护” 专题培训活动。此次系列培训活动以理论结合实践的形式展开,吸引了400余名师生踊跃参与,现场学习氛围热烈,成效显著。

本次培训分为四个批次,每个批次近100人。培训内容包含8学时理论课程与4学时实操考核,涵盖心肺复苏(CPR)、自动体外除颤仪(AED)使用、气道异物梗阻处置及创伤包扎四大模块。市红十字会结合校园场景,特别强化了运动损伤处理、学生突发晕厥应急响应等实用性内容,通过模拟人流密集场所急救案例提升教学针对性。






培训中,红十字会讲师通过理论讲解、案例分析、现场演示和实操练习相结合的方式,引导同学们树立“生命至上”的责任感和“黄金救援时间”的重要性,指导同学们扎实开展技能训练。同学们从判断现场环境安全、评估患者状况,到实施具体的急救措施,每个步骤都认真操作。面对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,讲师耐心纠正,并再次进行示范,帮助学生加深理解、规范动作。






培训结束后,泸州市红十字会现场组织了理论考试和实操考试。在培训中通过考核的学员奖将获得红十字会颁发的急救培训证书。
参与培训的学生们纷纷表示,此次学习不仅增强了自身的安全意识,更提升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。参训学生小李表示,通过海姆立克急救法实操,真正理解了如何用“剪刀石头布”口诀拯救窒息者。参加培训的王老师认为,急救培训弥补了校园安全教育的专业短板,为校园安全和服务社会打下了良好基础,应该成为师范生的必修课。
此前进行的学前教育专业群人才需求调研结果显示,当前托幼机构人才急需具备应急救护技能。基于此,师范学院及时举办了本次“红十字应急救护”培训。师范学院将持续开展此类实用技能培训活动,丰富学生专业技能,提升就业能力。
文/图 李良勇 审核/王箭飞